close

自然產的生產過程令產婦很痛苦,但採剖腹產麻醉藥退後,傷口也會痛,但最怕是痛二次,若以自然產引產失敗,必須緊急採剖腹產,就會讓產婦痛二次。

新店耕莘醫院產科主任鄧森文指出,引產時因子宮頸尚未做好生產準備,可能會因引產失敗,造成胎兒窘迫,必須以剖腹方式生產,尤其是第一胎,因引產增加剖腹產機率高達40%到60%。引產簡單的說,就是催生,以藥物等方式,讓尚未成熟準備好生產的子宮頸,儘速成熟以達到自然生產的目的。鄧森文主任表示,引產可分必要性與選擇性兩種。必要性引產考慮到母體與小孩的健康,如產婦破水後,必須引產以避免胎兒感染或是產婦有高血壓、子癲癇症或是胎兒在母體內的狀況不佳等,必須催生確保母子平安。另外如果產婦的預產期已超過2周,或是懷孕超過40周且經檢查發現胎盤老化、臍帶血液不佳等,確定胎兒不適合繼續留在母體時也可引產。

注意胎動
超過預產期,產婦常要求引產,鄧森文表示,預產期前後2星期生產都正常。但懷孕28周後,要特別注意胎動,胎動變少,先吃點東西再喝200cc的水,找個安靜地點靜待寶寶動一動,媽媽吃下東西後,寶寶會在20分鐘內有胎動,若沒有就要儘速就醫檢查。選擇性引產則是產婦曾有急產經驗,或住家距離醫院太遠,為怕來不及赴醫院生產而採引產方式。

生產時判斷子宮頸是否達到生產的成熟度包括5大項:1.子宮頸開口寬度 2.子宮頸厚薄 3.子宮頸柔軟度 4.子宮頸位置 5.胎頭高低。鄧森文主任表示,引產方式包括化學與物理性引產,化學引產採用藥物,物理性引產則以導尿管、海草等方式,促進子宮頸成熟,再以點滴打入催生素,促進子宮頸成熟。不論是採化學或物理性引產,有5%的機率造成感染,且引產後若產程過長,也可能造成胎兒窘迫必須剖腹,除非必要性引產,應該儘量採自然的生產方式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旻 的頭像
    小旻

    生活莘憲事

    小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