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結結巴巴的說話
「我…我…要車…車…」寶寶在說話時,如果發生字句連接不順暢,或不斷重複一些音節,我們實在不用太大驚小怪!統計指出,20%的學齡前兒童,偶爾都會出現說話結巴的狀況;而且,在比例上,還是男寶寶高於女寶寶一點呢!不過,目前並沒有研究真正指出說話結巴的原因到底在哪裡;只是,似乎有些孩子就是天生的難以正常的速度或音律來說話。尤其,當面對緊張、壓力大、興奮…等心理狀況時,結巴的現象就會出現。暫時性的結巴現象,大約會持續三個月左右就會有所改善。但對某些孩子來說,可能會更久,並且如果狀況嚴重,還必須接受醫師的治療。因為孩子很可能因為這樣的生理狀況,造成與人在交談上的挫折,進而造成心理上的沮喪與自卑。

ㄉㄊㄋㄌ分不清
發現孩子好像大舌頭、或是發音不標準嗎?別擔心,因為對三、四歲前的孩子來說,要分辨ㄉㄊㄋㄌ,真的是件困難的事。並且,這段時間的孩子,也會因為覺得好玩,而喜歡模仿別人說話,對象或許是哥哥姊姊,也可能是幼兒園的同學…。他們喜歡學習說話的用字、語調、表情、口氣...,但並不一定知道是什麼意思,因為他們其實只是在學「音」,而不是學「字」。也因此說起話來就不一定標準或清楚囉!而且,我們實在也不該要求三歲的孩子成為一位說話高手呀!

一直說一直說
即使孩子說起話來結結巴巴、不清不楚,但請支持他們繼續說下去。因為孩子說話的學習,就像是字彙的累積一樣,是需要一直說、一直學,才會不斷成長。在聆聽孩子說話時,不要太過在意發音或文法上是否正確,也不要急著糾正。或許,當下指正錯誤會有立即的效果,但請想想,如果孩子正興致勃勃的想要與我們分享一段故事、或所發生的趣事,卻一再地被打斷、糾正,不但會感到相當掃興,也會有很大的挫折感。

說故事、學說話
故事裡的劇情、角色…都是提供爸媽跟孩子說話話題的好材料。而且,您知道嗎?文字書有文字書的說法,圖畫書也有圖畫書的奧妙呢!

文字書,並不是只有一種固定的劇情:今天以小紅帽當作第一人稱,明天就可以用大野狼的角色來說小紅帽的故事;因為說故事的角度可以是多變的。

圖畫書方面,孩子對於圖畫,總是有想像不完的劇情,今天我們來認識市場裡的水果,明天就來找找市場裡的人;仔細看看這一頁的畫面,暗藏多少的故事呀!

但最好的說故事方式的,也是給孩子機會,由他來說給我們聽!藉由說故事,能幫助孩子增加字彙,也可以加強孩子在語法的運用。當然,如果我們可以穿插更多更活潑的「劇情發展」,例如:人物上的你、我、他;時間上的昨天、今天、明天;空間上的上面、中間、下面…,對於故事的生動性、與孩子的語言、認知發展上,都有非常正面的影響。

不論是說給孩子聽,或是孩子說給我們聽,請給孩子足夠的時間!15分鐘不夠,就25分鐘,並且要有適當的回應與鼓勵。總之,讓對話可以完整、且沒有壓力的發展下去;不要求孩子要字正腔圓,也不強迫孩子馬上學會新的字彙,一同建構廣大的說話內容:不論是談天還是說地,或是心情的抒發,單純的說說話,就非常的足夠了!

轉載至奇蜜親子網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旻 的頭像
    小旻

    生活莘憲事

    小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