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根據統計,30至50歲經常需要使用到大拇指的女性,是罹患「媽媽手」的高危險群,但如果你發現最近手擠母乳時經常感到大拇指嚴重疼痛,那你可能也要小心,因為錯誤的擠母乳姿勢與施力不當也可能是造成「媽媽手」的原因。現代許多年輕媽媽由於身兼職業婦女,又為了初生寶寶的營養健康,經常需要預擠母乳保存供寶寶食用,但可能由於上班時間緊迫或是使用錯誤的姿勢,加上每天重複擠母乳的累積,長期下來可能會擴大到整個手部肌肉產生無力感或萎縮,即使經過治療也容易因重複舊有動作而復發,因此媽咪們在擠母乳時,一開始便要了解並熟練正確動作,避免在不知不覺中讓「媽媽手」上身。

什麼是「媽媽手」?
所謂的「媽媽手」是一種過度使用大拇指所產生的疾病,可能由於拇指的張合頻繁、重複施力等原因,使得手腕上的兩條肌腱因而與包覆肌腱的腱鞘過度摩擦,產生發炎的情形 ,影響肌腱自由滑移 ,患者會在近手腕的大拇指處,出現持續疼痛或是無法施力的現象,並合併有局部疼痛與腫脹感,若拖延不治可能擴及整隻手臂的機能喪失,甚至要開刀才能痊癒。

你擠母乳的方式正確嗎?
由於媽咪們在擠母乳時經常會用到手腕及拇指的力量,如果並非以正確的姿勢擠壓或是施力不當,引發媽媽手的可能性就會升高,因此為了不讓媽媽在辛苦的工作之餘還要深受「媽媽手」之苦,正確的擠母乳姿勢不但能順利擠出豐沛的乳汁,讓寶寶可以喝到足夠的奶量;也能讓媽媽們以輕鬆舒適的方式進行:
1.將大拇指放在乳房上方乳暈處,食指則放在乳房下方乳暈處,兩指呈現的狀態約略是C型,不要用整個虎口抓住乳房。
2.大拇指及食指往胸腔壁內壓,並且記得手指不要離開原來的位置。
3.以大拇指及食指按壓乳頭後方之乳暈,以確保壓到乳暈下儲存乳汁之乳竇組織,並向乳頭方向推動,將乳汁擠壓出來。
4.以上述的方式重複擠壓不同的方向,將整個乳房的奶水擠出。
5.兩邊乳房交互擠壓,一邊擠壓約3至5分鐘,等到流量減少時就可以換邊擠壓,兩手也可以交替使用,不要固定用一隻手擠母乳。

使用的力量只要足夠將奶水擠出即可,只要擠壓的方式正確就可擠出母乳,過分的用力反而會損傷乳房組織,更可能過度壓迫拇指或虎口造成手腕肌腱的發炎現象。另外擠乳器也是媽媽們的另一種擠母乳的選擇,只是要注意器具的清洗和消毒殺菌,才能確保母乳的衛生與安全。

媽媽手的自我保健
如果已經患有「媽媽手」的媽咪們也不用太過緊張,記得要找專業的醫師做診治,平常更要避免拇指、手腕等的過度使用,而一些簡單的復健運動、注意事項也有助於「媽媽手」的復原:
1.手掌重複握放的動作,伸直手指之後再彎曲;或是手指重複併攏張開,都有助於疼痛的舒緩。
2.用另一隻手將拇指重複做下壓與上扳的動作。
3.不要長時間使用手腕或大拇指施力,期間最好有適當的休息。
4.儘量保持手腕伸直,可減少手痛情形。
5.平常保持適度運動的習慣,增加肢體肌肉的肌耐力與柔軟度,可以減少罹患媽媽手的機率。
6.穿戴手腕護套,以保護手腕、舒解大拇指肌腱的力量。

叮嚀
「媽媽手」最常見的原因還是在於長時間抱著寶寶所造成的,但其實「媽媽手」不是只有媽媽們的專利,許多經常需要用大拇指力量的工作者,如美髮師、搬運勞工、老師等等,都是可能罹患「媽媽手」的族群,因此不只有女性、媽咪需要注意,只要你發現拇指的「勞動機率」好像有點過高,甚至是產生疼痛的警訊,都應該開始反省平日的動作是否有不當、使用的時間是否過長,儘早改正自己的習慣與生活方式,才能讓手部保持永遠的靈活喔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旻 的頭像
    小旻

    生活莘憲事

    小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